“ 处暑天不暑,炎热在中午 ”,明日便是“处暑”节气了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三伏天也彻底宣告结束了。虽然还有“秋老虎”,但是早晚温度已经变得凉爽,唯有中午会有些许炎热。
(相关资料图)
处暑也叫做出暑,这个时候由于天气的变化,人们在饮食上也需要遵循季节,正所谓“不令不食,应季而食”,这才是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明日处暑,无论贫富,记得“吃3样、忌4样”,迎秋纳福,健康一秋冬
处暑吃3样
一、吃鸭子
老话说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,鸭子是这个季节最为适合的食材,鸭肉性凉,可以滋阴润燥,而且营养丰富,可以很好的补充夏日的消耗,为秋冬打好基础。
推荐食谱【紫苏烧鸭】
主要食材:鸭子、紫苏酱、青红椒、大蒜
1、准备半只鸭子,把鸭子剁成小块,大小适中即可。
2、切好的鸭肉冷水下锅,加入去腥三件套葱姜料酒,大火煮开,然后把表面的浮沫撇掉,继续煮2分钟,捞出后冲洗干净备用。
3、锅烧热倒入菜籽油,油热后下入鸭肉大火翻炒,炒出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着就不腻了,炒到表面微微金黄即可。
4、接着倒入姜蒜末翻炒出香味,放 一些紫苏叶,洗净剁碎,加入生抽、盐、蚝油、味精、适量豆豉即可。
5、然后倒入一瓶啤酒,,啤酒可以去腥增香,中火炖上30分钟左右即可。
6、时间到了后大火收汁,最后放入青红椒,翻炒个十几下,就可以出锅了。
二、吃鱼
“秋风起、鱼儿肥”,这个季节的鱼肉肥美鲜嫩,营养也丰富,多吃一些鱼肉可以很好的提高免疫力,这样秋冬季节过得舒服。
推荐食谱【清蒸鲈鱼】
主要食材:鲈鱼、葱丝、姜丝、红椒丝
1、鲈鱼处理干净之后,先用刀在背部肉厚的地方各划一刀,然后把鱼肚子切开,顺着鱼骨的位置切一切,让鱼可以趴在盘子里。
2、盆里倒入清水,然后放一些葱丝和姜丝,浸泡上几分钟,然后将鱼肉放进去浸泡10分钟,这样可以很好地去腥。
3、鱼盘里面铺好鱼肉,然后鱼身上放姜片、葱段,开水上锅蒸上8分钟,再焖2分钟即可。
4、时间到后出锅,撒上葱姜、红椒丝,淋上滚烫的热油,再淋上蒸鱼豉油即可。
三、冬瓜
“冬瓜进户,不进药铺”,处暑到了仍有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,冬瓜富含大量水分,可以及时的给身体补水,且低脂低卡、高钾低钠,适合夏秋交替时食用。
推荐食谱【冬瓜虾肉汤】
主要食材:大虾适量 冬瓜1小块 玉米一根
1,大虾去掉头部,然后去掉虾壳,将大虾开背,再去掉虾线,冲洗干净。然后加入料酒去腥,再加入一勺盐,腌制上10分钟。
2,冬瓜去皮,去瓤,然后切成小丁。
3,冬瓜切好后加入适量盐,再加入一瓶盖的白酒,搅拌均匀。然后上锅蒸熟。
4,锅里倒一点油,放入生姜爆香,然后再加入适量清水,再倒入蒸好的冬瓜大火煮沸。
5,煮沸后我们依次放入水淀粉,玉米块,一个鸡蛋清,虾肉,小火煮至玉米熟透。
6,煮熟后,我们加入适量盐,胡椒粉就可以出锅了。
处暑4不做
一、不吃西瓜
处暑过后天气也变得凉爽,西瓜就不能再吃了,因为西瓜属于寒性食物,对于脾胃伤害很大,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,吃多了西瓜就会容易引起腹痛、腹泻等问题,老人场所“秋瓜坏肚”,也正是这个道理。
二、不吃大补食物
都说立秋后要“贴秋膘”,所以很多人就选择一些非常大补的食物,殊不知这样的食物并不适合暑气还没完全消退的季节,大补食物吃多了不仅适得其反,还会造成上火等情况。
三、不冲凉水澡
处暑依然会有高温天气,有些人出门后浑身是汗,一回家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冲个澡降降温,如果用凉水冲澡的话,突然预冷毛细血管会收缩,肠胃痉挛等等,另外最容易寒气如入体,导致感冒。
四、不暴饮暴食
入秋后人们的胃口普遍都好了很多,为了弥补夏日的缺失,有些人开始胡吃海塞,虽然嘴上过瘾了,但是身体负担却加重了,首先对肠胃负担很重,另外暴饮暴食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积,引起肥胖。